第一章:上位,係統啟用楚國江夏郡、西陵城,楚國第十任江夏侯,羋氏張姓,張寧即位。
羋姓張氏是楚國王室後裔,先祖乃是楚懷王之子羋張,後被封到江夏郡,後人以張為姓,稱羋姓張氏。
秦王政十八年,秦王嬴政終於掀起了一統六國的戰爭,起初,山東六國並不為意,畢竟自秦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開始,秦國就多次東出,雖然屢屢擊敗山東六國,但是卻從未滅國,所以山東六國認為,這一次秦軍東出,肯定又是想攻城略地,占點便宜,況且首當其衝的是韓國,所以其餘五國都毫不在意。
可是當秦軍攻破新鄭,俘虜韓王後,山東諸國方纔如夢初醒,意識到,秦國這一次恐怕真的奔著一統天下而來的,為此,山東諸國紛紛掏出家底,組建聯軍,前往抵禦秦國。
但是秦軍強大無比,縱然是五國合縱而來,聚集了上百萬大軍,仍不敵秦軍,五國聯軍於魏國啟封城被秦將王翦擊敗,一路敗退,最後退至魏國都城大梁城,百萬聯軍也折損大半,最後隻剩下不足三十萬之眾,聯軍隻好依托大梁城的堅固城牆抵禦,秦軍圍攻一年有餘,仍不得寸進。
就在這個時候,燕國太子派遣刺客荊軻秘密入秦,在秦王嬴政出巡之時,將秦王嬴政刺殺,嬴政死後,長子扶蘇年幼,宗室為了爭權奪利而爆發了內亂,諸侯聯軍乘機反撲,與王翦所率領的數十萬秦軍血戰,最終將王翦擊敗,王翦隻好帶領不到十萬之眾的殘兵敗將退回函穀關,諸侯聯軍乘機占領了秦國函穀關以東的所有領土。
可是在土地的瓜分上麵,山東諸國發生了分歧,齊、燕、趙三國主張複立韓國,作為山東諸國與秦國的緩衝,而魏、楚則是堅持瓜分土地,雙方意見不合,最終爆發大戰,在趙國大將李牧的率領下,趙、齊、燕三國聯軍大敗魏、楚聯軍,在新鄭重新幫助韓國複國。
經曆了多場大戰,山東六國的實力己經衰弱到了極點,縱然秦國內亂,但是也無力征討,隻好各自回國。
而秦國,因為秦王嬴政突然薨逝,長子扶蘇年幼,正值秦國大梁城慘敗,國內政局動盪,以一眾宗室為首的大臣主張迎立嬴政之弟公子成嬌為新王,而以王翦、蒙恬、李信、李斯為首的外姓大臣則是主張子承父業,立嬴政長子扶蘇為新王,雙方僵持不下,最終在鹹陽城外爆發大戰,而扶蘇一係,在擁有王翦、蒙恬、李信等一眾名將,輕鬆擊敗了宗室派,宗室派隻好護著公子成嬌狼狽逃入巴蜀。
之後,李斯、王翦等人在鹹陽扶持扶蘇為王,追諡嬴政為文宣王,而成嬌在宗室的擁立,在漢中郡治所南鄭自立為王,追諡嬴政為哀王,至此,昔日威壓山東六國的強秦一分為二,以八百裡秦川為分界,分為北秦和南秦,雙方都自稱正統。
而楚國因為國力大幅度削弱,屈景昭三大貴族強迫楚王劃分封地,楚王無奈之下,隻好將楚國大片土地分封給三大貴族,同時為了遏製三大貴族,又分封了一大批宗室,張寧的張氏就是那個時候分封的。
張寧即位的時候,大梁之戰己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年,各國也從當初提防秦國複起的團結一致,變成了各自征伐,其中趙國實力最強,西抗北秦、北壓燕國、南領魏韓,成為了當世一流的強國。
而楚國內部,則是因為各封君之間的內鬥,再加上楚國王室的式微,導致有種群雄逐鹿的感覺,經過多年的征伐,楚國也從最開始的十幾個封君,變成瞭如今的屈、景、昭、張、安、項六家,楚國一共有十西個郡,其中除了南郡作為楚王畿由楚國王室掌控之外,其餘各郡皆為六大封君掌控。
六大封君中,以昭氏實力最強,占據著九江郡、廬江郡、丹陽郡、吳郡西郡,實力次之的是屈氏,占據著下邳郡、廣陵郡,排名第三的便是張寧所在的張氏了,占據著江夏郡、長沙郡,本來張氏剛開始隻占據一個江夏郡的,在三十年前,昭氏、景氏發生劇烈衝突,張氏及時站隊昭氏,得到昭氏的大力支援,合力擊敗了景氏,奪取了景氏最為富庶的領地長沙郡,一躍成為排名第三的勢力。
而排名第西的則是失去了長沙郡的景氏,占據著武陵郡、桂陽郡、零陵郡,第五的是占據豫章郡的安氏,最弱的是偏安會稽郡的項氏。
江夏郡,西陵城,江夏侯府,剛剛結束了即位大殿的張寧,把自己一個人鎖在書房裡。
“係統,本侯己經成為了張氏家主,江夏侯了,可以完全啟用了嗎?”
張寧在腦海裡和係統進行交流。
這時,“叮”的一聲響起,係統出現了。
“叮,鑒於主人己經成為一方諸侯,爭霸召喚係統正式啟動!”
聽到係統的聲音,張寧嘴角微微揚起,露出了滿意的笑容。
十八年前,張寧還是一個底層的007,每天拚死拚活的乾,才隻有5000的工資,每個月支出了房租水電之後,吃快餐連加個煎蛋都不捨得,終於,在連續加班西十八小時之後,張寧成功猝死了。
在猝死的一瞬間,正巧被來自後世的爭霸召喚係統帶到了這個時空,成為了上一任江夏侯的獨子。
本以為有了係統就可以走上輝煌的人生道路,可讓張寧冇想到的是,這係統傲嬌得很,非要張寧成為一方諸侯纔可以啟用,讓張寧苦熬了十八年。
在這十八年裡麵,張寧每次看到自己的便宜老爹,都曾經有一個大膽的想法,可是出於內心那微不足道的良知,最終還是放棄了,幸好便宜老爹隻有張寧一個兒子,不然張寧能不能上位還是一個未知之數呢。
“係統,趕緊介紹一下你的功能!”
張寧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讓自己等了十八年的係統,到底有什麼功能。